影片 / 個案分享
影片 / 個案分享
認識結節性癢疹
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,主要特徵為強烈的瘙癢和出現厚厚的結節,結節有時會破損。其主要成因是免疫系統失調和神經炎症。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徵,例如皮膚上出現大量結節,特別是在手腳、背部和胸部。醫生會詢問患者病史並進行檢查,如抽血以排除其他疾病。結節性癢疹並不具傳染性,常見的誤解包括擔心其傳染性和誤認為是皮膚異常增生。控制病情需打破「惡性循環」,止癢是關鍵。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皮膚滋潤、避免刺激物、參加興趣活動和減壓都有助於減少復發。剪短指甲、穿保護性衣物和冷敷也有助於改善痕癢。
結節性癢疹 – 最新治療
近年來,結節性癢疹的治療方法有了顯著突破。傳統治療方法包括局部使用類固醇藥膏、光線治療和免疫系統抑制劑。然而,這些方法可能會帶來副作用,例如降低免疫力及影響肝腎功能。而新型治療方法如生物製劑,能針對性地阻斷免疫系統中的異常因子,減少炎症和痕癢,且副作用較少。生物製劑的療效顯著,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。隨著醫學進步,治療選擇越來越多,患者應保持希望並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,了解最新治療資訊,有助於更有效地控制病情。
結節性癢疹(個案一)
患者布小姐三年前因被地毯內的蝨子叮咬而引發結節性癢疹,經過多次求診後確診。此病對她的日常生活和情緒影響甚大,瘙癢甚至導致皮膚流血,同時限制了她的社交活動和服裝選擇。最嚴重時,雙腿和手部都佈滿傷口,影響睡眠和情緒。布小姐曾接受口服藥物和光線治療,但病情反覆,直到她開始接受生物製劑,病情已改善八至九成。目前,布小姐在家自行注射生物製劑,且副作用較輕微。她的日常護理包括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澡、保持皮膚濕潤和穿棉質衣物。布小姐鼓勵其他患者嘗試保持放鬆的心情,減少壓力,以幫助舒緩病情。
結節性癢疹(個案二)